1月6日,北京冬奧列車亮相京張高鐵。圖為在京張高鐵太子城站,一位記者在G9981次北京冬奧列車車廂前合影。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攝 1月6日,北京冬奧列車暨高鐵5G超高清演播室在京張高鐵清河站上線。首發冬奧列[詳細]
科技日報 2022-01-13 17:22:00
1月7日,世界首艘140米級打樁船“一航津樁”交船儀式在江蘇南通順利舉行。該船是全球樁架最高、吊樁能力最大、施打樁長最長、抗風浪能力最強的專用打樁船,為我國水工建設領域再添一座“大國重器”。 “一[詳細]
科技日報 2022-01-10 15:00:00
新華社蘭州1月6日電(記者張文靜、馬莎)拿出護目鏡,按壓瓶口,透明液體就被噴到了一只鏡片上,再用棉簽輕輕涂抹均勻,將護目鏡懸空放在加熱的恒溫水浴鍋上。在水蒸氣作用下,噴了液體的鏡片沒有起霧,而另一[詳細]
新華社 2022-01-07 17:16:00
嗡嗡作響的廠房里,操作員張建強正在“助手”的配合下塑封芯片。核對好數量后,他將材料放進一臺兩米高的機器中,形似手臂的機械桿立即忙活起來,不消片刻便交出幾版塑封好的半成品。 這臺手腳麻利的“助手[詳細]
經濟參考報 2022-01-06 17:04:00
日前,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林鴻宣研究組在Nature Plants期刊上發表論文。繼在2015年成功定位克隆了水稻首例抗熱的QTL位點TT1后,該研究組最近又成功分離克隆了水稻抗熱QTLTT2,成功將其導入廣東優質[詳細]
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2-01-06 16:55:00
12月28日,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個部門起草的《“十四五”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》(以下簡稱《規劃》)正式發布,工信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作了介紹。 “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,2020年[詳細]
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1-12-30 10:28:00
教AI認手語的年輕人 他們借助科技力量,試圖讓更多聾人被“聽見”“聽懂” 今年5月,世界智能大會現場,一個“手語角”吸引了不少人駐足。只要在攝像頭前打出手語,身后的顯示屏上就會出現語意連貫的文[詳細]
新華每日電訊 2021-12-29 16:27:00
新華社西寧12月26日電(記者王浡)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、青海省地質調查院獲悉,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中,地質科研人員在青海省巴顏喀拉地區,發現印支期稀有金屬鋰、鈹、鎢等成礦[詳細]
新華社 2021-12-27 17:03:00
12月20日,記者從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獲悉,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京雄城際鐵路全封閉式聲屏障工程被認定為“2021年重點生態環境保護技術示范工程”。 “降噪耳機”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早已走近大眾視野,以耳[詳細]
科技日報 2021-12-23 16:57:00